English

寻找回来的世界

1999-03-15 来源:光明日报 胡占凡 我有话说

刚刚降下帷幕的《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至今音犹在耳。不夸张地说,它撩开了今年京城春节一道新文化景观的面纱。

不管是《春江花月夜》的柔美,还是《兵车行》的惨烈,无论《声声慢》的哀婉,还是《将进酒》的潇洒,都把座中的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地引领到美的意境之中。整整十个夜晚,北京音乐厅成了赏旷世美文、发思古幽情的圣洁之地。

那么,观众脸上止不住的热泪,等待退票攒动的人群,场场爆满的热烈,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它折射的第一个信号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多种多样的社会力量当中,没有哪一种力量敢与文化较量。文化的韧性没有对手。坚船利炮可以把生灵化为齑粉,却打不倒文化。你可以蔑视它,忽视它,嘲笑它,甚至扭曲它,压制它,可你却很难消灭它,让它从人的心灵里消失。它可以休眠,但不会长眠,它终究要醒来。都说当今人心浮躁,世风不古,不错,为了蝇头小利,一些人不惜头破血流,几张“大团结”甚至可以“收购”某些人的廉耻心、自尊心乃至骨头和灵魂。但即便在这样带污点的灵魂里,也仍然埋有传统文化的种子,只不过它在冬眠,需要有人唤醒。生活这位最具人文关怀精神的导师就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举过无数这样的例子:在马路上大打出手的家伙,在家里可能是个低眉顺眼的孝子;平日里大喊大叫的猛汉,却可能为素昧平生的弱者一洒同情之泪。导演这些又冲突又和谐的剧目的,不是别人,正是躲在大幕后面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大多不是教会的,而是薰成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在传达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或拒绝。对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寻找一种物质载体把它凝固下来,如笔墨,纸张,石头,织物等等。唐诗宋词中的美文佳句,它的生命感悟,凝结了世代人群的人生经验和审美情趣。人们凭借口耳相传或物质载体,用它来滋养自己和后代的精神田园。年深日久,这些文化精髓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成了认知世界、品评事物的价值标准之一:顺之者则佳,逆之者则劣。它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可能有其他东西影响它,遮蔽它,却伤害不了它的根本,只要给它一点空间,它就会欣欣向荣。从这点上讲,《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的爆棚,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寻找回来的世界。

折射的第二个信号是全新的载体可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在这场朗诵会上,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被赋予全新的包装,我们听到的是当代人对千年前古人情结的诠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是现实与历史的沟通。他们营造的是美,传达的是情。而与朗诵平分秋色的是音乐。且不说用地道的西洋乐器服务于地道的东方古典,单是首首全新的现代旋律就叫人耳目一新。大概长眠于地下的古人听到他们的作品如今得到这样全新的旋律解释,也会凝神倾听,会心一笑。这又无意中粉碎了一条格言:“酒好不怕巷子深”。哪怕是唐诗宋词这样的顶极之作,如果一味自恃阳春白雪而小视天下,不肯走下神坛,那它也只会眼巴巴地看着一代一代人从身边走过,越走越远。传统文化追赶时代,不是媚俗和屈尊,而是搭乘新的载体,和上时代的节拍,与现代人达成心灵的默契,精神的和谐。传统文化走到这一步,才是融入了时代,获得了新生。

《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正在这样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